千箱試水 打開中國外貿“隱藏款”
中歐北極快航首航千余箱,為外貿提供新選擇,其戰略價值高,正推動寧波外貿思維革新。
“北極航線的開通恰逢其時。”寧波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(簡稱外貿協會)會長劉建平表示,“雖然首航僅搭載千余個寧波集裝箱,但它的意義在于:關鍵時刻,我們多了一個選擇。”
當前國際貿易外部環境發生重要變化,為中國乃至全球貨物貿易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。劉建平指出,“北極航線開通,雖不能解決所有問題,但提供了新的可能。”
在他看來,這條航線的價值首先體現在“可選性”上。航程短、時效性強,為紡織、家電、家居等寧波主力出口品類提供了備選方案。
“其中,出口歐洲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反應最為積極。”劉建平透露,“有企業原計劃走中歐班列,此前聽貨代推廣了這條新線路,抱著試試看的態度,投運了幾個箱子。雖然規模有限,但至少關鍵貨品能夠按時交付。”
據悉,“伊斯坦布爾橋”號共裝載4890個集裝箱,駛離寧波舟山港前,曾陸續停靠大連、上海、福州集貨。其中,寧波出口的集裝箱占比約四分之一,“吃螃蟹的人”不在少數。
但新航線并非沒有挑戰。
“作為探索性航線,其成本和操作流程都需要進一步優化。”劉建平坦言,“就像任何新開辟的道路,需要時間完善。”
但他強調,北極航線的戰略價值高于眼前效益。
“它的核心價值在于構建多元物流體系。”劉建平分析,“當某條通道受阻時,企業可以有備選方案。這種靈活性在當前貿易環境下尤為重要。”
而且,就行業慣例看,隨著航線運營逐步常態化,運營成本有望降低,可靠性將進一步提升。
面對新機遇,寧波企業展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。
“經歷過多輪貿易摩擦洗禮,寧波外貿企業已逐步習慣轉型。”劉建平說,“市場多元化、產品差異化、科技智能化、服務精細化——他們不停在變。”
北極航線正成為轉型中的一環。
“結合海外倉儲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,這條航線能幫助企業優化供應鏈布局,更快響應市場變化,提升競爭力。”劉建平說。
外貿協會作為連接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,也在其中穿針引線,積極協調各方資源。“我們聯系船公司、港口、海關、市商務局等多部門,幫助企業打通環節,降低試錯成本,更好利用這條新通道。”
一條新航線,折射一座城的外貿底色。
千箱試水,開啟的不僅是一條新航線,更是寧波外貿的思維革新。
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,“多一個選擇”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。
而這,正是寧波外貿韌性所在。
本文系轉載,如有侵權請告知,將在第一時間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