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帶一路”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成員已達78家
發布日期:2025-09-23
【字體:小中大】??保護視力色:
光明網訊(記者 劉晗旭)9月18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“高質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規劃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科技部部長陰和俊
表示,“十四五”以來,我國提出《國際科技合作倡議》《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》,支持中外科學家攜手開展科技創新,與各國分享科技發展經驗,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,為促進人類發展進步貢獻中國力量。
科技創新合作是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重要內容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科技部深入實施“一帶一路”科技創新行動計劃,成功舉辦兩屆“一帶一路”科技交流大會和“一帶一路”科技創新部長會議,發起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科技創新共同體倡議,建立了廣領域、多層次的合作機制,扎實推進科技人文交流、共建聯合實驗室、技術轉移及科技園區合作4項舉措,啟動可持續發展技術、空間信息科技、創新創業、科技減貧、人工智能和中醫藥等6項“一帶一路”科技創新專項合作計劃。
在共建合作平臺方面,我國與近50個國家共同啟動建設70余家“一帶一路”聯合實驗室,面向東盟、非洲、拉美等地區建設10個國際技術轉移平臺,“一帶一路”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成員已經達到78家。
在聯合研究方面,與共建國家共同資助近4000項聯合研究項目,取得眾多科技創新成果,助力提升共建國家科技創新能力,促進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,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。
在人文交流方面,支持5.5萬余名共建國家青年科學家來華短期工作交流,培訓共建國家科技和管理人員2.3萬余人次,“一帶一路”青少年創客營與教師研討活動覆蓋60余個共建國家,培養的眾多科技人才已成為共建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開放交流合作是科技創新的底色,中國科技開放的大門將會越開越大。“下一步,我們將不斷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,為世界科技發展進步貢獻更多中國智慧。”陰和俊說道。